close

  
  
  海珠生態關鍵字城規劃效果圖
  文/好房網圖 羊城晚報記者 呂楠芳 通訊員 穗規宣
  昔日“河南”地,今朝成核心。歷時近十個月編製,海珠生態城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近日終於獲廣州市規委會審議通過。規劃賦予海建築設計珠生態城三大定位——宜居低碳城區、都市綠心和城市生態文化旅游休閑區。在未來啟動區的建設過程中,將從生態、文化、城中村改造三方面重點著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海珠國家濕地公園和新中軸線南段文化軸。
  六大主導產業
  打造一園四區
  海珠生態城位於廣州市都會區中部,是珠三角綠道匯聚的核心,也是中心城區內生態綠心。海珠生態城的規劃範圍經過多次調整,現確定為:總體規劃範圍為海珠全區92平方公里,一期控規修編範圍52平方公里,其中啟動區範圍面積8.9平方公里,涵蓋中軸線南段核心區、海珠湖、大幹圍和上涌永慶房屋安置區等33個近期重點項目。
  “如今廣州中心城區的越秀等區域已基本定型,只有海珠生態城還能大有可為。另外,海珠生態燒烤城內的‘廣州南肺’萬畝果園實際上等於廣州的中央公園,需要特別給予保護。”規委會專家對羊城晚報記者表示。
  根據規劃,海珠生態城有三大定位,未來將發展以會展配套、總部經濟、旅游休閑、節能環保、文化創意、高端服務等六大主導產業,打造一園四區的總體佈局,一園指的是萬畝果園濕地及配套區,四區分別為文化觀光區、綜合服務區、會展配套區和濱水商住服務區。
  中軸線南段命名“嶺南V谷”
  海珠生態城啟動區的重頭戲是城市新中軸線南段的建設。
  新中軸線南段共長6公里,啟動區建設4.5公里,佈局有廣州塔,博物館、美術館、科學館,公共服務中心、嶺南大觀園和海珠湖等一系列標誌性文化亮點,力圖打造世界一流文化軸。
  規劃將中軸線南段地區命名為“嶺南V谷”。在控制寬度為180米的中央綠軸兩側,嚴格控制空間環境、城市形態,限制綠軸兩側一二三線建築高度,充分考慮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利用。
  規划具體提出,軸線兩側建築高度為一線建築50-80米,二線建築100-120米,三線建築120-250米,與600米高的廣州塔形成呼應。
  中軸線地區城市風貌還將進行分區控制,劃分為都市旅游風貌區、嶺南文化風貌區等六個分區,並串聯形成統一整體;作出相關設計指引,充分體現“東方氣派、嶺南風格”。
  對“嶺南V谷”的建設,有規委會專家表示要防止變成另一個珠江新城。“一條直線旁邊地塊排列整齊,太規整了,建議做得曲折一點。因為這裡生態比天河好很多,因地制宜地來設計,原生態一點,少一些人工痕跡。”
  規劃還提出將借鑒巴黎、紐約、多倫多等國際開發經驗,地上地下一體規劃建設,形成以商業、旅游服務、文化娛樂體驗、交通樞紐、停車功能複合的地下綜合體,總體開發量為146萬平方米;打造集約高效的軌道樞紐(赤崗塔站、客村站、大塘站、瀝滘站),構建低碳綠色地下市政空間,達到國際城市領先水平,成為國內大都市地下空間開發的樣板。
  交通
  專家:儘快啟動廣州大道快捷化改造
  海珠生態城的交通規劃獲得規委會專家的認可。同時,也有交通專家提出,隨著四館一園的建設和琶洲會展的提升,應儘快啟動廣州大道快捷化改造,“現在廣州大道在海珠區大部分是8車道,但客村立交雙向直行4車道、洛溪大橋是4車道、廣州大橋6車道,車道的不匹配容易造成節點的擁堵。至於快捷化改造是採用BRT還是有軌電車要好好研究。海珠生態城還應儘快啟動12號線的建設,提升生態城跟老城區的聯繫。”
  交通專家還指出,華南快速到2026年停止收費,由於這條路對南部與天河等區域的聯繫很緊要,建議在海珠生態城的規劃中預留立交或市政改造的用地,為停止收費成為市政路後的改造預留空間。·呂楠芳·
  城中村改造
  陳建華:先安置後拆遷
  海珠生態城的城中村改造備受關註。規劃顯示,生態城範圍涉及14條城中村改造,其中啟動區涉及4條:東風、鳳和(新市頭、舊市頭、江貝)、桂田、紅衛(大塘)。改造策略將採用“政府主導,統籌兼顧”的方式。政府統籌,保障村民切身利益,優先落實安置復建,釋放供政府統籌的建設用地。同時明確分層控制,該密的密,該疏的疏。中軸線周邊及地鐵上蓋地塊儘量提高用地效益;萬畝果園濕地周邊壓低開發強度,濕地一線地塊要進行高度控制。
  廣州市市長陳建華表示海珠生態城啟動區內要騰出土地容量,解決徵地農民留用地問題。希望海珠區能好好吸納委員意見進行修改,遵循先安置後拆遷的原則。“海珠生態城估計有1000萬平方米要拆遷,不是珠江新城和國際金融城那麼簡單,沒有兩三百萬平方米安置房動不了,區政府要好好測算”。
  有規委會專家指出,小洲村加建改建情況嚴重,應儘快採取保護措施。·呂楠芳·編輯: 鄔嘉宏  (原標題:海珠生態城規劃獲審議通過 重頭戲:新中軸線南段建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35inpky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